2014 年 1 月 2 日,寒風料峭,北林村的一位老人被人發現死在了村中的桂花樹下。有人建議趕快去通知老人的家人,卻有村民咦了一聲,指著桂花樹對面的兩間房子說:那不就是她兒子家嗎?
老人叫解昌英,今年85歲,年輕時是很多村里人羨慕的對象,因為她生了4個兒子,3個女兒。大家都說:兩口子將來等著享福吧。
4個兒子長大后各自成家,3個女兒也都嫁了人。按照村里的風俗,父親做主給兒子們分了家。
全部家產都分給了4個兒子,夫妻倆只給自己留下了一間老屋。
漸漸兩口子年齡大了,也該享受下天倫之樂了。
可幾個兒子沒有一個主動提出過給二老養老的事。
解昌英的丈夫脾氣倔強,懶得去和兒子吵鬧,兩人就這樣相依為命著。
但兩年前,解昌英的丈夫去世,不久后,一場大雨,年久失修的老屋也垮掉了。
實在無處可去,解昌英只得敲響了大兒子的家門。
老大知道母親的來意后,沒馬上表態,而是打電話叫來了三個兄弟。
老大開門見山:今天叫你們來是商量下給咱媽養老的事。
老二馬上說:有什么好商量的,爸媽可是把家里蓋的樓房給了你,你不負責誰負責?
老大不干了:分家的時候,家里的地可是大部分都分給了你們,媽的事你們是不是也該多出點力?
這時老四說:這事你們商量吧,我就不摻和了,我的房子可是最差的。
老三反駁:你這可就沒良心了,當初爸媽最疼你,什么好的都給你,你可不能忘恩負義。
聽了4個兒子的話,解昌英心里五味雜陳。
兄弟幾人越吵越兇,有人請了村干部來調節,最后定下四人輪流照顧解昌英,一個月一輪換。
第一個月,是解昌英去老大家的日子。老大家是一棟寬敞明亮的三層小樓。
這是當初解昌英夫妻辛苦籌錢蓋的,但因為兒子要結婚,夫妻倆毫不猶豫就把房子給兒子做了新房。
可解昌英到了后,兒媳卻把她安置在了院里的一間土坯房里。
房子背陰,到處長滿青苔。床單伸手一摸,只覺濕漉漉的,被子也是一股霉味。
房里唯一的電器是一盞瓦數不大的電燈,其上布滿蛛網,更顯昏暗。
可為了不被兒媳嘮叨,天完全黑了,解昌英才會開上一會。
老大一家的態度,讓解昌英心涼了半截,她只能期望其他三個兒子能對自己孝順一些。
可結果卻是四家都把她視為累贅,哪怕被她多吃了口飯,都覺得是自己吃了大虧。
不過即便受盡了冷遇,可在外面,本著家丑不可外揚,解昌英依然極力替幾個兒子掩飾。
但有次因為幾句口角,老大竟把解昌英肋骨打斷了幾根,她稍微動一下都會疼得受不了。老大卻喊她不要老哼哼唧唧的,煩得很。
正好解昌英的弟弟來看望姐姐,馬上通知了老人的三個女兒。
這下,女兒們才知道母親過的是什么日子。
二女兒當場發飆: 我們姐仨還活著呢,以后我們來養!
就這樣,解昌英總算過了幾天舒心日子。
可好景不長,因為母親被接走,村里開始流傳一些不利于兄弟四人的話。
四人一商量,上門強行把解昌英接了回來,這下解昌英的苦日子又開始了。
2014年1月1日,解昌英在老四家住滿一個月了,按約定,今天是去老大家的日子。
一大早,老四就忙不迭地拉著老人去了老大家。
可老大卻說自己一家這幾天有幾桌喜酒要喝,讓老四把人先領回去照顧幾天,說完自顧自地就往外走。
老四也不是好脾氣的,說了句:反正我把人給你送來了。便把解昌英往院里一扔,轉身回了自己家。
四處透風的小屋里,解昌英坐了幾個小時也沒人來管她,又冷又餓的她顫巍巍拄著拐杖,艱難地挪回了老四家。
老四見母親居然又回來了,不耐煩地說,我明天得張羅給丈母娘過生日,家里人多又亂,你還是去老大家吧。
解昌英只得回了老大家,這一坐又是幾個小時。實在受不了了,她只得再次從老大家出發,去跟老二、老三求助。
然而她敲了半天門,老二、老三家都沒人應答。
村里的石板路上,沒有人注意到,一個老人曾搖搖晃晃地走了一趟又一趟。
下午6點多,路過一戶人家時,主人熱情地拿出沙琪瑪請她吃。
為了兒子的面子,即便饑腸轆轆,解昌英也只吃了一塊,還推說自己不餓。
休息了一會,解昌英恢復了些力氣,她想,也許老二已經回來了,所以又去了老二家。
果然,老二家的燈亮了,解昌英喊了聲老二的名字,燈卻應聲而滅。
老人心一急,沒注意腳下,不知被什么一絆便撲倒在地。
無力起身的她只能一遍遍喊著老二的小名:奎奎,奎奎。。。
冷風將她的喊聲送出很遠,但沒人出來看過老人一眼,她就這樣趴了整整一晚。
第二天早上7點,老二發現了院里的母親,他把老人抱起,放到了房子對面的桂花樹下,便悄悄離開了。
兄弟四人的冷血激怒了村里人,大家寫了聯名信,要求還老人一個公道。
最終兄弟四人因為遺棄罪也分別獲刑。
聯名信上有這樣一句話:哪怕看到乞丐,作為一個有著基本良知的人,也不會坐視不理,何況這是生養你們的母親。
本文標題:85歲老母遭四子厭棄,任其在門口的寒風中呼喊一夜
本文出處:http://m.818894.cn/news/news-shenghuo/23403.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