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的社會養老保險,包含了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兩個大類,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相比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待遇領取手續相對簡單,但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辦理退休時,相對就要復雜一些。提前了解這些知識,有利于自己了解辦理退休手續的全過程。
第一,辦理退休的法定條件。
凡是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不管是在崗職工,還是靈活就業人員,必須要符合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法定的退休條件包含了法定的退休年齡,法定的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兩個方面。必須要這兩個條件同時滿足,才能順利辦理退休手續。
一是法定的退休年齡。在漸進式延遲退休的政策沒有落地之前,仍然是按照國發(1978)104號文件的規定執行。男性為60周歲,女職工為50周歲,女干部、女性管理人員和在技術崗位工作的人員,女性靈活就業人員為55周歲,機關事業單位中擔任副縣處級領導干部和高級技術職稱的女性為60周歲辦理退休。
二是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從2014年10月1日開始繳納養老保險以后,工齡不再作為辦理退休的必要條件,必須是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達到最低15年。繳費年限包含了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的累計年限。最低繳費15年是辦理退休的基本門檻,并不是繳費年限達到了15年就不再繳納養老保險了,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
第二,退休地的選擇。
達到法定的退休條件可以辦理退休,但還有一個在哪里辦理退休的問題。機關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如果工作地點沒有變化的,一般是在最后工作的單位所在地的社保機構辦理退休,因為機關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工作調動時,養老保險關系是隨工作調動時轉移的,不受年齡的限制。
企業職工退休地的選擇,要按照國辦發(2009)66號文件的規定執行。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所在地的,在戶籍所在地辦理退休;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在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繳費滿10年的地方辦理退休;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繳費不滿10年的,轉回上一個繳費滿10年的地方辦理退休;每個地方繳費年限都不滿10年的,轉回戶籍所在地辦理退休。
第三,辦理退休時需要提供的資料。
綜合全國大多數地方的情況來看,除了準備辦理退休的基本材料以外,還要準備納入退休項目的材料。
基本材料為本人身份證、社保卡、戶口簿復印件,具有視同繳費年限或是特殊工種年限的,還需要提交個人人事檔案,女職工涉及到退休崗位認定的,除了個人檔案以外,沒有個人檔案的還需要提供勞動合同,崗位認定以勞動合同作為基本的依據。
納入退休項目的材料,包括職稱復印件,用人單位聘任的文件、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或是獨生子女證、科技發明的獲獎證書,國家和省級勞模還要提供勞模獲獎證書復印件等,這些材料主要是針對當地計算養老金時的加分材料。
第四,什么時候開始辦理退休,養老金從什么時候開始領?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符合法定的退休條件的,單位的組織人事部門會發出辦理退休的通知,同時免去所擔任的職務,核定工齡和繳費年限等,由單位協助到社部門辦理退休;國有企業職工,符合法定的退休條件,由單位協助到當地社保部門辦理退休;民營企業的職工,由單位人力資源部門協助辦理退休;靈活就業人員在退休地所在的街道社保機構辦理退休手續。
繳納社會養老保險的人員,辦理退休的時間都是在生日的當月辦理退休,如果檔案第一次記載的出生年月和身份證年齡不一致的,以個人人事檔案第一次記載的出生年月辦理退休。符合辦理退休條件,在社部門受理退休資料以后,不管退休手續何時辦理完成,養老金都會從生日的第二個月開始計發。
第五,醫保待遇的核定。
在職職工在達到養老保險退休條件的同時,繳納了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人員,退休時如果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達到統籌區規定的繳費年限,在辦理養老保險退休手續以后,還要持養老保險核算通知單到醫保局核定醫保待遇,從辦理退休的當月開始不再繳納醫療保險,從領取養老金當月開始享受退休后的醫保待遇。
靈活就業人員繳納了職工醫療保險的,在辦理退休后也需要辦理醫保待遇的核定,繳費年限達不到規定繳費年限的可以補繳,補繳完成以后,從補繳以后的第二個月開始享受醫保待遇。
綜上所述,辦理退休是自己一輩子的終身大事,涉及到自己的退休后的養老、醫療等待遇,作為單位職工,一般會由單位協助辦理,靈活就業人員只能自己申請辦理,需要提前向當地社保機構、醫保機構咨詢了解所需要的資料和相關的流程,爭取只跑一次就能全部辦完。
本文標題: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辦理退休的這些冷知識要提前了解
本文出處:http://m.818894.cn/news/news-shenghuo/23277.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