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上午,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是公務員表彰獎勵的最高榮譽,今年首次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開展此項表彰。南京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獲評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南京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處長周新華,作為受表彰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代表在大會上發言。
當好新時代的答卷人
緊盯養老服務質量,關鍵質量指標均達到100%
南京現有戶籍老人162.9萬,老齡化進程比全國提前10多年,2021年底老齡化率達22.17%,高出全國平均水平3.5個百分點。如何答好大城市養老這道新時代難題?10多年來,南京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5名公務員,心往一處想,敢啃硬骨頭,為每一位老人能安享幸福晚年,傾注著汗水、智慧、責任和擔當。
2016年,南京養老院入住的老人80%左右已失能、半失能,健康狀況較差,且養老院服務管理也存在著松、散、亂問題。這事關城市中最脆弱老年群體的晚年生活,也連接著2萬多家庭的幸福。養老服務處全體人員在民政部出臺的《養老服務質量大檢查指南》基礎上,制定問題、整改、提升三張清單,細化出136項指標。隨后,邁開鐵腳板,走訪全市206家養老機構,把發現服務隱患問題挨個拍照記錄在案。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且無法整改的養老院,開展綜合執法,堅決關停;對設施條件不達標的,明確整改時限,一條條盯著改經過1年多努力,全市養老院共整治服務隱患3641項,出臺相應政策文件15份,養老院設立許可率、醫療衛生服務合格率等一批關鍵質量指標均達到100%。
勇做改革創新探路人
80家中等規模養老院建到老人家中,為老人節省費用超三成
南京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5名公務員在調研中發現,養老需求逐年攀升,但設施規劃不能全部落地,不少街道社區存在規而不建、建而不交、交而不用的現象。比如有一處近1.4萬平方米養老用房,竟被挪作賺錢的商務酒店,關鍵是要敢啃這塊硬骨頭。推進養老服務設施占用整改,首先要溯源城建規劃。他們帶著專業人員,連續兩個月泡在城建檔案館,查閱2.4萬個工程建設項目信息,重點實地查看建設項目100多個,并將情況上報給市委、市政府。經過持續不斷的努力,收回養老服務設施30多處,計5萬余平方米。
為降低養老服務機構運營成本,他們在全國率先探索兩無償、一優先辦法,即將社區40%以上辦公用房、公共配套養老設施無償提供給養老服務結構,優先將國有存量資產用于養老服務。南京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組織從2012年8個,增長到目前1300多個,實現了政府、養老組織和老年群眾的多方共贏。
養老不離家、服務距離一碗湯,這是調研中南京96%以上老人的意愿。南京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大力推進社區居家養老。他們在全國率先開展家庭養老床位建設。目前,全市已建成家庭養老床位8700多張,相當于80家中等規模養老院,為老人節省費用30%以上。
南京還發展互助性養老,在全國率先建成市級層面統一的養老服務時間銀行體系。目前已有服務站點1300余個,遍布98%以上城鄉社區,注冊志愿者4萬人,服務對象6.4萬人,存儲時間24.8萬小時,有力推動了鄰里守望相助,也為發展互助性養老和基層社會治理開辟新路。
2022年6月,南京養老服務工作獲得國務院辦公廳真抓實干督查激勵表揚。
甘做老年朋友貼心人
萬名老人免費學用智能手機,完成培訓6.6萬多人次
每月跑一遍全市養老機構,與院長促膝談談心,與老年人拉家常,關注解決養老服務問題這是他們日常工作的常態。踏著星光下班回家,早就習慣了。談到工作中這種苦,他們都能淡然。
針對老人對網發愁、為碼所困的問題,他們推動組織開展萬名老人免費學用智能手機活動,對高齡、行動不便老人送學上門,通過手把手教,完成培訓6.6萬多人次。為讓空巢老人吃上熱乎乎、健康營養的飯菜,他們推動建設社區示范性銀發助餐點,目前南京社區銀發助餐點已達1282個,實現主城區全覆蓋如何把這些好做法,用制度形式固定下來、堅持下去,他們積極搭建養老服務政策體系的四梁八柱,近年來先后推動出臺《南京市養老服務條例》《南京養老十條》等一批高含金量政策文件,區塊鏈+民政(養老服務)入選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南京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先后獲得南京市機關作風建設先進處室等市級集體榮譽3項、市級以上個人榮譽7項。
本文標題:江蘇:南京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榮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
本文出處:http://m.818894.cn/news/news-zhengce/11757.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