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基本建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制度框架。8月26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安徽省老齡委副主任、省衛生健康委主任陶儀聲詳細解讀了日前印發的《安徽省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實施方案》。
2020年,安徽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截至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中60歲及以上人口1146萬人,占比18.75%;65歲及以上人口944萬人,占比15.44%,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24個百分點。
《實施方案》包括總體要求、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等三部分內容。
在總體要求部分,《實施方案》強調加強黨對老齡工作的全面領導,到2025年,基本建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制度框架。經過持續努力,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制度體系更加完備,為老服務和產品供給豐富優質,主要健康指標優于全國平均水平,人均預期壽命逐步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不斷提高、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在重點任務部分,《實施方案》圍繞5個方面提出15項舉措。
完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到2025年,建成覆蓋城鄉、布局均衡、方便可及的老年助餐服務網絡,300個標準化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公辦養老機構入住率超過60%。
在社區養老服務方面,我省重點將推進老年助餐服務暖民心行動、優化養老服務三級中心運營管理等方式,強化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能力,讓老年人從家門口走到小區門口就能夠享受到身邊的養老服務。省民政廳副廳長耿學梅表示,截至目前,全省已建設老年食堂(助餐點)4892個,服務老年人就餐超400萬人次。
健全全周期老年人健康支撐體系,到2025年,建成1個省級老年醫學中心和2個區域老年醫療中心,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中醫醫院)設置老年醫學科比例超過80%,每個縣(市、區)至少有1所護理院(中心),力爭每個設區的市建設1所二級及以上老年醫院、康復醫院;85%以上的綜合性醫院(中醫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中心、站)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達到老年友善醫療機構標準要求;建成不少于30個優質醫養結合示范縣(市、區)、100個示范機構、500個示范中心;全省養老機構普遍具備醫養結合能力。
在回答央廣網記者關于十四五時期,安徽省老齡事業發展的具體規劃和目標時,陶儀聲表示,十四五末,全省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將超過95%,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月人均保障水平達到180元,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超過95%,新建城區、新建居住區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全部達標,超過80%的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中醫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養老機構普遍具備醫養結合能力,本科高校、職業院校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招生規模明顯增長,所有縣(市、區)每年開展一次敬老月活動,普遍開展老年法律援助服務。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老齡事業和產業有效協同、高質量發展,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和健康支撐體系加快健全,全社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格局初步形成,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顯著提升。
省衛生健康委聚焦解決老年人看病就醫的急難愁盼,加快推進老年人健康支撐體系建設。安徽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省老齡辦專職副主任楊緒斌在會上介紹道,安徽將依托中國科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建設省老年醫學中心,依托蕪湖、蚌埠三甲醫院建設省級區域老年醫療中心,此外,將老年人門診就醫便民服務納入省政府民生工程,全省17家省屬醫療機構、335所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招聘志愿者7541人,籌措財政資金9060萬元。
本文標題:安徽2025年基本建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制度框架
本文出處:http://m.818894.cn/news/news-zhengce/11749.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