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5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10.5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4.4%,較2021年12月新增1919萬,提升了1.2%。在展示網民規模穩定增長與互聯網普及率持續提升的原因時,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張曉重點提及了近年來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起到的作用:目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已組織完成對452家網站和APP的適老化、無障礙化改造和評測,讓智能生活有溫度、無障礙。可見,互聯網整體環境對當代中老年人已經越來越友好,這也為開辟銀齡產業的線上市場提供了更便利的條件。
圖片1.jpg
讓中老年群體跟上互聯網時代,促進中老年人深度觸網,既是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助力中老年人適應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優化要素結構、產業結構,推動銀齡經濟發展、促進國內大循環的必經之路。在2022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北京市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21)》正式發布,北京60歲以上常住人口占比首次突破20%,65歲以上常住人口占比首次突破14%。這宣告北京正式跨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同時也意味著對中老年人服務的覆蓋范圍、質量、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數字化創新和改革傳統服務模式勢在必行。
以中老年教育模式為例,傳統的老年大學線下教育模式需要占用大量場地、師資資源,且資源覆蓋的學員數量相對有限。這就使得老年大學的發展速度跟不上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一座難求的現象在各地屢屢出現。根據老年大學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包括遠程教育在內的老年大學老齡學員共有約1400萬人,只占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5%,并且出現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的現象。面對這一現象,國務院在《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中指出,要將創新發展老年教育作為踐行積極老齡觀的重要途徑,并明確鼓勵進一步發展在線老年教育。
作為中老年興趣學習平臺,千尺學堂積極響應國家戰略,為中老年人開設在線藝術課程,豐富中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目前,國畫在線藝術課程已經全面上線,在課程編排上,千尺學堂充分照顧繪畫基礎薄弱的人群,從最基礎的識畫賞畫開始,先學習了解中國畫的特點、審美等基礎理論知識,再到學習工筆花鳥畫的基本技法、規律,掌握用筆、用水、用墨、用色的方法,逐步實現從臨摹到創作的國畫繪畫過程。
為了給中老年人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體驗,千尺學堂打造了更加適老化的學習場景與教學模式。比如針對中老年人制作的課件更容易理解和消化,遇到重點和難點時,講師會更加詳盡和耐心地講解與指導,手把手帶著學員入門與進階。在教學過程中,千尺學堂通過直播、社群、私教等模式,讓中老年人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充分互動、交流、溝通,不會在學習中感到孤獨和枯燥,滿足中老年人陪伴式學習的需要,強化線上學習的氛圍與體驗。
通過數字化創新改造中老年群體的學習場景與學習模式,對踐行積極老齡觀的推動起到了重要作用。千尺學堂也將迎合中老年群體老有所學的生活態度,持續為中老年群體開辟體驗更好的線上學習場景,豐富課程種類,讓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走進線上課堂,享受學習與生活的樂趣。
本文標題:互聯網普及率持續提升,千尺學堂國畫課讓中老年人走進線上課堂
本文出處:http://m.818894.cn/news/news-zhengce/11660.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