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龍泉驛區綜合社會福利中心位于成都經開區南三路4211號,建筑面積4.9萬平方米。2019年,成都市龍泉驛區民政局按照黨政領導、社會參與、專業引領的原則,委托具有豐富醫養融合經驗的專業養老服務機構對區綜合社會福利中心進行運營管理和服務提供,在特困人員兜底供養中創新實踐了由政府提供生活和醫療保障、專業機構提供照護服務的特困人員供養模式,讓特困人員在享受高質量照護服務的同時,獲得穩定的生活和醫療保障,探索一條政府與社會力量優勢互補、協同配合的創新改革之路。具體情況如下:
一、管辦分離,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區綜合社會福利中心管理運營與服務項目實施后,區綜合社會福利中心實現了管辦分離,區民政局由原來的監管方、運營方、服務方集于一身,承擔多種職能的角色,轉變為管理運營和服務的監管方,通過購買社會力量服務,政府不再直接對福利中心進行運營管理,不再直接對特困人員提供服務,以派駐工作人員實地監管的方式,將工作重心和注意力集中在提升養老服務質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形成政府和社會力量充分發揮優勢、充分協調合作的工作機制。
二、創新方法,促進服務質量提升。作為成都市五星級養老機構,服務方將自身成功的服務管理經驗移植到福利中心,制定服務標準、細化服務流程、開展質量管理,在提供生活照料、護理康復等基本養老服務的基礎上,拓展精神層面多元化、個性化全面發展。自創456工作法,通過開展四個一活動(一個微笑、一聲問候、一個擁抱、一對干親)和五心服務(暖心、安心、悅心、順心、放心),發生六方面(精神風貌變爽、健康狀況變佳、個人習慣變優、儀容儀表變靚、個人習慣變優、心理歸屬變強)顯著變化,老年人滿意度大幅提升。
三、健全機制,促進管理效能提高。秉持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以建設一支綜合素質高、作風優良的養老護理專業服務隊伍為目標,建立和完善工作責任機制、考核激勵機制和監督制約機制,分批次開展養老護理和服務管理技能提升培訓,激發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工作效率。成立老年人自治委員會,監督食材采購、供養服務、安全管理等,幫助老年人樹立自我管理意識,增強歸屬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本文標題:四川:創新公辦養老機構改革,提升兜底保障服務水平
本文出處:http://m.818894.cn/news/news-zhengce/11598.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