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網上有一個爭論,如果你不交社保,每月在銀行存1500元人民幣,15年后取的錢夠不夠養老?這個問題實際上是關于為退休儲蓄。目前,退休的有效途徑主要有養老金、儲蓄、住房、子女養老金等。在中國,房屋所有權是行不通的,因為中國的老人希望把房子留給他們的后代。兒童養老金也不行,因為兒童靠自己生存并不容易,所以很難依靠他們。所以剩下的唯一選擇就是養老金和儲蓄利息。現在的問題是,在不繳納社會保險的情況下,是否真的可以每月存1500元,并在15年后擁有這筆錢?如果你每月在銀行存1500元,一年就是18000元,如果你存15年,你總共可以存27萬元,如果包括3%的利率,這15年里你總共可以存34萬元的存款。你能為退休儲蓄340 000元嗎?我們需要以兩種方式得出相同的結果。
第一個是存款分享法。假設你在60歲退休并活到78歲(中國人的平均壽命),你通常會從人社局領取18年的養老金,或者總共216個月的養老金。而現在你必須將34萬平均分配給這216個月,平均每個月1574元。在生活成本較高的大城市,以這種儲蓄率存入的養老金是完全不夠的。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成本低,在農村地區退休仍然是可能的。另一種類型的養老金是依靠利率。這意味著你可以在銀行存34萬元,每年用利息來養老。現在34萬如果去做大額存單,大額存單一年的利率是2.25%,利息只有7560元,平均每月只有637元,顯然這種存款利息是不能養老的。那么大額存單的第二個三年期存款的利率是3.55%,平均每年可以拿到12070元,每月只需1005元。得出的結果還是差不多的,就是對養老有興趣,在大城市養老是不可能的,如果在農村養老1000元也勉強夠用。
很明顯,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每月在銀行存1500元錢,存15年就可以退休的難度比較大,只是在農村地區還差不多。為退休而儲蓄的缺點對我們來說似乎非常明顯,比起每個月購買社會保險是一個更好的選擇要少得多。首先,如果你為你的養老金儲蓄,你必須留出錢來支付醫療費用,很可能一場大病會讓你失去所有的儲蓄。如果你一直在繳納社會保險費,你只需要自己支付一小部分醫療費用,你的社會保險卡會支付大部分的費用,所以你不太可能因為疾病而陷入貧困。此外,你對養老金儲蓄的依賴也取決于利率和價格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穩定的需要。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利率為零或負值,在我國,利率也呈下降趨勢。當存款基礎面臨利率下降時,收入下降,必須增加更多的存款才能達到退休。目前,我國的存款利率實際上不比通貨膨脹率高。相反,你完全不必擔心養老金的問題,因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將每月按時向你支付固定的養老金數額。當然,這并不像養老金那樣具有成本效益。退休工人的養老金每年都在增加,今年已經連續增加了17次,平均增幅為4.5%。這主要是因為國內經濟增長良好,通貨膨脹正在加速。通過給退休工人增加養老金,政府給他們增加福利,使他們退休后的生活水平穩步上升。
而如果你正在為退休儲蓄,你就無法享受這樣的優惠。與其在年輕時每月交1500元,不如老老實實給自己交社保,這樣就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和工傷保險,所以交社保是最明智的選擇。
我可以每月存1500元,15年不交社保的養老金嗎?答案是肯定的,但你只能在農村地區退休,而且每月收入為1000元,這不是一個好生活。如果你花同樣多的錢來繳納社會保險費呢?當你退休時,你可以得到養老金,也可以得到醫療保險,最重要的是,養老金是非常穩定的收入,不會每年增加,而當你在銀行存款時,你不能享受這種待遇,更不用說存款的利率每年都不同,利息收入也不穩定。因此,對年輕人來說,繳納社會保險費肯定比通過儲蓄退休更好。
本文標題:15年后取到的錢夠不夠養老?不繳納社保,但每月往銀行存一千五
本文出處:http://m.818894.cn/news/news-shenghuo/23516.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