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的生活,是到兒女身邊還是在本地,這是很重要的問題,該怎么選擇?本人認為應該多方面考慮,找出適合自己的生活,才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有一個老太太,在煤礦工作,在新疆煤礦俗稱炭窯。老太太夫妻二人都是炭窯的工人,兩口子有一個兒子,那時兩口子年齡都不到三十歲,兒子才五歲,一家三口充滿了歡樂和溫馨。
他們這個兒子還聰明伶俐,看著這個幸福的小家庭,惹得周圍的人都很羨慕他們。天有不測風云,誰也不知道明天幸福和意外哪個先到,老太太的老公在一次井下作業時,因為事故原因失去了生命。
瞬間這個讓人羨慕的幸福小家庭,像房屋一樣因失去了房梁而要坍塌,這時這位老太太擦干眼淚,堅強地忍著失去親人的痛苦,擔起了獨自一人撫養兒子長大成人,并把兒子培養成才的重任,撐起了這個小家的一片天。
那時多少親朋好友,勸她趁著年輕再找一個合適的,以便照顧她母子二人??伤聝鹤邮芪?,就沒有答應這回事。
這中間也不知道她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撒了多少汗,流過多少眼淚。
但她把兒子這個和丈夫的愛情結晶,生命的延續,一步一步地培養了出來,兒子從小學,到初中又升入高中,直到考上大學,大學畢業,兒子又爭氣地考上了研究生。
兒子在遠方的城市里也成了家,也生了一個兒子,當了爸爸??蛇@老太太也退休了,人也老了,背也駝了,滿頭呈現了白發,臉上爬滿了皺紋。
兒子回到炭窯,看到母親現在的形象,想想以前母子二人過的苦日子,不禁心酸地流下了眼淚。他就以兩口子上班沒有時間帶孩子為由,訂下飛機票,帶著母親回到家里。
按理說媳婦倒是通情達理,對她這個婆婆不能說不夠好,不論吃穿用處處都想著婆婆,讓她這個婆婆也無可挑剔。
只是媳婦是大城市人,又生在高干家庭,生活習慣不一樣,生活中的日常小事都很講究衛生。這樣一來,即使媳婦和顏悅色的告訴婆婆有的習慣要不得,也需要糾正一下,日子久了,婆婆就以為媳婦對自己橫挑眉毛豎挑眼,反正是坐著不正,站著歪。
這老太太一產生這樣的想法,就感到委屈,就想還回到炭窯上去住,不想和兒子住在一起了。
她哭著告訴兒子,自己想回去一個人住,兒子看到母親哭,兒子也在哭,但兒子也沒有辦法,他知道老婆也沒有錯,人家說的都是實際情況,總不能因為母親就和老婆離婚吧。
最后老太太又坐飛機回到了炭窯上,她發誓再也不去和兒子一起住了。
從這個老太太的退休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出,人老了和兒女住在一起,若有很多不便,或者是有很多彼此不太適應,即使長期的磨合還是如此,不如選擇住在本地。
假如兒女需要你去給他們帶孩子,就要高高興興地去盡心盡力地做好這件事。
兒女不需要時,自己還能自力更生獨立生活,就不要去打亂人家的生活,要知道一個家庭多一個人要多好多事,你和兒女住在一起,就打破了人家的生活規律。
自己失去了獨立生活能力,要么去養老院,要么和兒女住就要聽兒女的安排,不能倚老賣老,任性放縱自己。還覺得老子天下第一,事事處處都讓兒女都聽你的,即使有什么不妥之處,只提建議即可,聽與不聽讓兒女自己決斷,這樣才能和平共處。
(圖片來于網,若侵立刪)
本文標題:適合自己的快樂養老方式才是最好的
本文出處:http://m.818894.cn/news/news-shenghuo/23460.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