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辦?馬上60歲了,社保才交8年,如果繼續繳納還要再交7年,也就是說要67歲才能退休;如果現在退保,不繳,又擔心了老了怎么辦?
曉梒,像我這種情況,到底該怎么選擇,是延繳還是棄保?
說實在的,在一次性補繳被取消的情況下,延繳到67歲退休,的確不太劃算。要知道,67歲,相比60歲退休老人來說,要等待漫長的7年,在此期間,不僅不能領養老金還要繼續繳納社保費,按養老金每月1000元計算,7年, 8.4萬,也就是這8.4萬白白損失。
此外,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這個年齡退休,最痛苦、最擔心的莫過于錢還在,人沒了。
至于棄保也不建議,因為一旦棄保,面臨最現實的問題就是——老了怎么辦?有儲蓄的還好一些,但要是沒有積蓄或者積蓄花光了又怎么辦?靠自己,人終有一老,干不動怎么辦?靠兒女,但是如今生活壓力大,兒女也有兒女的壓力;處處都是現實,再者退保也不劃算,因為退保只能退還個人賬戶里的錢,至于計入到統籌賬戶的錢,不予返還,也就是人們意義上的充公。
那該怎么辦呢?其實想60歲,順利退休也是有辦法的,下面和曉梒一起來了解一下。
方法一:檔案內容很重要根據《社會保險法》相關規定,參加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其中:15年,是最低繳費年限。
不過這個繳費年限,不光真金白銀,實打實的繳費年限,還有視同繳費年限,也就是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
要知道,目前,我國實行的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不過這個模式,并不是一開始就按這個執行的,而是在1992年~1997年對養老金進行大規模改革,才按現在這個制度建立個人賬戶的,當然,每個地區的具體實施的時間并不一樣。
但是不管是哪一年實施,為了肯定這一代人對社會做出的貢獻,也為了保障這類人能安享晚年,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根據《國務院關于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2005】38號)文件,對實施前參加工作的工齡,作為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合并計發養老金,即: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養老金+過渡養老金。
所以,如果你的檔案上有視同繳費年限,又恰好在7年以上,那么兩項相加后,繳費年限自然也就滿足最低15年的要求,領取養老金也就沒有問題。
如果視同繳費年限不夠或者沒有視同繳費年限,那還可以選下面這個方法——轉成城鄉居民社保,60歲退休。
方法二:轉交城鄉居民社保,60歲退休根據《社會保險法》相關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除了可以延長繳費年限至15年,還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也就是現在人們常說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這塊需要說明一下,城鄉居民最低繳費年限15年,這一點和職工社保一樣,但是有一點不同,就是當達到退休年齡時,職工社保不允許補繳,城鄉居民卻可以,當距規定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可以逐年繳費,也允許補繳。
所以,如果不想延保,又不想棄保,那么轉交城鄉居民社保,也是不錯選擇,而且在今年3月份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提到要適當提高職工養老金待遇,同時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待遇。
結束熬到60歲,社保才交8年,除了延繳、棄保外,還可以查閱一下自己的檔案,如果有國家承認的工齡,又恰巧兩項相加,滿15年,那么恭喜,60歲順利退休,如果年限不夠或者沒有視同繳費年限,那么還可以轉成城鄉居民社保,辦理補繳,這樣的話60歲時也順利退休。
對此,你是怎么看的?
歡迎點贊、評論、轉發,更多社保問題歡迎關注
本文標題:社保不滿15年,是延繳還是棄保?看看這2個方法,再決定也不遲
本文出處:http://m.818894.cn/news/news-shenghuo/23408.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